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吴金铎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10月发布的信息:2021年7月以来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进入拉尼娜状态,并于2021年冬季将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据气候统计,出现“拉尼娜”时,中国冬季偏冷的概率较大。受拉尼娜影响,我国南方地区会有干旱持续的可能性,出现“南旱北涝”的反常天气。无论是冬季可能面临的“冷冬”,还是“南旱北涝”,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下,今冬明春如何实现能源保供,如何兼顾能源安全保障和碳减排,备受关注。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如何统筹发展与减排、兼顾能源安全与减排承诺,处理好短期和中长期关系,内部与外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是今冬明春,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面临的课题。

针对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全国一盘棋,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其次,节约优先,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再次,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双轮驱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同时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最后,中央提出要注重防范风险。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确保安全降碳。

由于能源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行业。近期国务院“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十四五”时期从“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等七个方面展开。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民生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当前全球多国出现不同程度的能源及电力紧缺问题。比如国际原油及油品库存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原油价格在波动中持续上涨,国际天然气价格去年以来也不断攀升,煤炭价格10月份之前也一路走高。全球电力系统上游燃料均出现较大的成本上涨压力,电力紧缺问题比较严重。

就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而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70%(2020年数据)。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量及人口规模决定了能源消耗还将刚性增长。而我国石油、天然气外采占比较高,安全保障面临较大压力。

针对夏季以来能源和电力供应不足,以及“拉尼娜”现象可能带来的今冬明春能源保供问题,国家多措并举,多管齐下。

一方面,千方百计促进煤炭增产增供、呼吁电力企业多发满发。适度加大天然气等能源进口,国内天然气增产增储。打击哄抬煤价,对煤炭期货和现货联合监督、进行煤炭价格干预,畅通物流运输等多举措平抑煤炭价格。呼吁火电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以及窗口指导央企增产增供等措施,全力保障能源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

另一方面,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宣布全面取消燃煤发电机组的计划电量,工商业用电量也全部进入市场交易,并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此前的10%-15%,扩大至20%,从源头上打破了电力行业的价格垄断,也为电力行业减轻了上游煤炭等燃料成本负担。

再次,发挥国有企业的体制优势,动员一切积极力量进行能源保供。比如,重点能源国有企业中国石化压实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任务,供暖季计划向市场供应天然气270亿立方米。保持自产气稳产上产,多方筹措海外进口LNG资源。同时积极开展现货资源采购,落实储气调峰能力。此外,中国石化与下游用户提前对接供暖季用气需求,统筹优化供暖季资源配置计划安排,提前签订用户购销合同,稳定市场、平衡供需,落实保供责任。

为了平衡好短期矛盾与长期目标,能源安全与碳减排的关系,要优先保证能源和电力安全,各方压实责任细化保供方案和应急预案,国家层面加强资源统筹调度,千方百计保障平稳度过特殊时期。目的是最终走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轨道,全国一盘棋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稳妥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财经)》特约评论,转刊“学习强国”

 刊于2021年10月29日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建议,不代表机构立场。

 

话题:



0

推荐

吴金铎

吴金铎

41篇文章 34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供职于985高校,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等。曾在《世界经济研究》Physics Procedia等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数篇,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在《环球时报》(GlobalTimes)、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国际金融报》等权威报纸发表50余篇专业评论。著有全英文图书《Evolving China:Speed to Quality》。曾作为主研人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中国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聚焦开放宏观、全球资本市场及多资产配置。

文章